受訪專家:上海長征醫(yī)院內分泌科主任醫(yī)師 鄒俊杰 □河北省人民醫(yī)院老年科主任醫(yī)師 李 剛
本報記者 施 婕
肥胖讓人看起來笨重臃腫,更可怕的是,200多種病都“拴”在肥胖這根繩上,包括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多種癌癥和抑郁癥等。近日,《柳葉刀-長壽健康》雜志刊登研究提醒,肥胖還會加速衰老,縮短壽命。
肥胖按下衰老“快進鍵”
為了找出肥胖與衰老之間的關系,英國倫敦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研究團隊開啟了一項針對近57萬名成年人的跟蹤調研,樣本年齡范圍為35~72歲,隨訪跨度達15年之久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肥胖可能與細胞衰老相關的疾病密切相關,與體重健康的人群相比,肥胖者患上一種或多種已證實與細胞衰老相關疾病的可能性高1.4~2.4倍。
具體來說,肥胖者發(fā)生脂肪肝的風險增加779%、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663%、慢性心衰風險增加270%、慢性腎病風險增加156%、高血壓風險增加113%、冠心病風險增加98%、各類消化道癌癥發(fā)病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。研究人員表示,除肥胖外,受教育程度低、飲食不健康、吸煙、大量飲酒、缺乏運動、過度節(jié)食和抑郁也是加速細胞衰老的風險因素。
上海長征醫(yī)院內分泌科主任醫(yī)師鄒俊杰告訴《生命時報》記者:“衰老是一個復雜、漸進的過程,首先從細胞開始。”細胞衰老表現(xiàn)為水分減少、酶活性降低、代謝速率變慢等一系列變化,是正常的生理現(xiàn)象。也有一些病理性原因會讓細胞衰老提前發(fā)生,其中肥胖引起的“炎癥風暴”被視為細胞衰老的加速器。
早在2000年,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健康衰老系統(tǒng)醫(yī)學教授克勞迪奧·弗朗西斯率先提出“炎癥性衰老”概念。他認為,衰老是一種全身性炎癥過程。對此,河北省人民醫(yī)院老年科主任醫(yī)師李剛解釋,隨著體內脂肪不斷堆積,營養(yǎng)過剩的細胞會長期處于慢性炎癥狀態(tài),炎癥會首先攻擊細胞內的線粒體。線粒體作為細胞能量的核心,常被比作細胞的“發(fā)電站”。線粒體損傷會損害細胞增殖,加速其衰老進程。除了直接拖垮細胞功能外,肥胖會通過各種疾病將組織器官置于炎性環(huán)境,從而加劇身體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,導致細胞進一步老化。
誘發(fā)疾病縮短壽命
細胞老化不容易被察覺,但從外觀來看,肥胖的人無論是樣貌還是機體狀態(tài)都會顯得比同齡人老。鄒俊杰在門診中??吹?,有些四五十歲的肥胖者代謝能力還不如六十多歲體重正常的人。肥胖不僅會引發(fā)多種疾病,還可能縮短壽命。
脂肪肝。新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肥胖人群脂肪肝發(fā)病風險可增加近8倍,而其致病過程通常多線并行。李剛表示,當人處于肥胖狀態(tài)時,肝臟細胞會出現(xiàn)過多脂肪沉積,胰島素抵抗隨之增強,從而打破肝臟代謝平衡,導致肝細胞內脂質,特別是甘油三酯沉積過多。隨著堆積的脂肪越來越多,肝細胞會出現(xiàn)慢性炎癥,進一步損傷肝臟組織,推進脂肪肝發(fā)展。
2型糖尿病。鄒俊杰告訴記者,肥胖人群需要更多的胰島素參與葡萄糖代謝,久而久之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和響應力下降,就會出現(xiàn)胰島素抵抗。這又會進一步增加胰島負擔,引起胰島素分泌改變,最終引發(fā)2型糖尿病。脂肪細胞產生的促炎因子,會加劇胰島素抵抗,推進疾病進程。
慢性心衰。肥胖會加重心臟負荷,心臟不得不更賣力地工作,從而引起心肌肥厚、左心室肥大。此外,肥胖通常伴隨高血壓、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,它們會一起發(fā)威,增加人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慢性腎病。肥胖人群中,血脂異常比例高,脂質可沉積于腎臟小動脈和腎小球中,引起腎小球損傷。而肥胖誘發(fā)的胰島素抵抗,會加重腎小球的過濾負擔,從而加劇腎小球損傷。
高血壓。肥胖會導致血管壁增厚,彈性降低,在增加血流阻力的同時,使血壓升高。肥胖還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(tǒng),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縮力,也會引起血壓上升。李剛表示:“肥胖引發(fā)的代謝綜合征,如糖尿病、高血脂等也是重要的升壓因素。肥胖還會影響腎功能,擾亂血壓的正常調節(jié)功能,成為高血壓的繼發(fā)因素?!?
鄒俊杰提醒:“雖然我們常說‘一胖毀所有’,但引起細胞衰老相關疾病的因素并不唯一。新研究也認為,人們的行為、所處環(huán)境與疾病的關系同樣密切,并提出受教育程度低、飲食不健康、吸煙、大量飲酒、缺乏運動、過度節(jié)食和抑郁七大風險因素?!崩顒偡治稣f,受教育程度低意味著缺乏健康意識,難以及時發(fā)現(xiàn)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并加以調整;現(xiàn)代人多存在飲食不均衡問題,飲食高油高鹽高脂,容易引發(fā)代謝問題、心血管疾病等;吸煙、大量飲酒、缺乏運動會導致體內促炎因子增加;過度節(jié)食和抑郁會令身體進入低代謝狀態(tài),引起細胞營養(yǎng)不良,從而引發(fā)疾病、加速衰老。
全生命周期管好體重
鄒俊杰表示,我們無法逆轉生理老化,但可以按下衰老的“減速鍵”,控制體重就是重要一環(huán)。
國際上常通過三種方式衡量體重,即體重指數(shù)(BMI)、腰臀比、腰圍。BMI可以反映整體肥胖程度,計算方法為體重(千克)除以身高(米)的平方。我國建議將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臨界值分別設定為24和28。大家可以定期計算BMI,一旦達到超重臨界值,就要進行主動干預。腰臀比(腰圍除以臀圍)能反映中心性肥胖程度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指出,如果男性腰臀比超過0.9,女性超過0.85,意味著健康風險較大。腰圍可以反映腹部脂肪,特別是內臟脂肪分布情況。如果男性腰圍大于90厘米,女性大于85厘米,就屬于腹型肥胖。
這些標準雖然兼顧多重因素,但并不適用于老年人和兒童。就兒童而言,可以根據《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》《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》進行判斷,如果BMI大于等于相應性別、年齡組“超重”界值點且小于“肥胖”界值點者為超重;BMI大于等于相應性別、年齡組“肥胖”界值點者為肥胖。對于老年人來說,學術界多認為65歲以上,BMI以20~26.9為宜,80歲以上高齡老人適宜范圍為22~26.9。換言之,老年人并非越瘦越好,還是應該有點肉。
李剛認為,維持健康體重,應以生活方式管理為主,核心是做到“吃動兩平衡”,總體原則是攝入總能量低于總消耗。
管住嘴,多喝水。保持膳食平衡,做到“兩低兩高一控”,即低糖、低脂、高蛋白、高膳食纖維、控制總量。一日三餐定點定量,每頓七分飽。每天水分攝入量保證達到1500~2000毫升,飯前飲用200毫升溫水,增加飽腹感,以減少進餐量。
少久坐,邁開腿。久坐容易導致脂肪堆積,應每隔1~2小時起身站立或活動5~10分鐘。任何一種運動方式都對控制體重有利,最好選擇適合自己并能堅持的項目,每周運動5次,每次至少30分鐘,達到中等強度。
多減壓,睡好覺。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,積極調整心態(tài),早睡早起,每天保證7~8小時睡眠,有助增強機體代謝,避免因內分泌失調引起肥胖。
鄒俊杰強調,減重不能追求快和猛,世衛(wèi)組織建議每周減0.5~1公斤,一個月減1~3公斤,這種勻速減肥的方法,對身體損傷小且不易反彈。對于超重肥胖者而言,如果自行減重效果不佳,建議到減重門診、內分泌科、營養(yǎng)科就診,與醫(yī)生共同制定減重方案,必要時采取藥物或手術治療。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