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訪專家:北京大學人民醫(yī)院心內科主任醫(yī)師 劉健
環(huán)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卞磊
阿司匹林作為全球應用最廣泛的解熱、鎮(zhèn)痛和抗炎藥之一,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常備藥。很多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,來預防心腦血管病再次發(fā)作,這被稱為“二級預防”。阿司匹林在二級預防中的作用,已被很多大型臨床研究所證實,但它在心腦血管病“一級預防”中的作用卻備受爭議。
如果將二級預防視為亡羊補牢,一級預防則可理解為未雨綢繆,是指那些還沒有發(fā)生心臟病或腦中風人群進行的預防措施。2019年,美國心臟病學會與美國心臟協(xié)會聯(lián)合發(fā)布指南,不建議70歲以上人群將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事件一級預防。2022年,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更新意見,不建議60歲及以上的一級預防人群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事件。
但近日,國際期刊《臨床試驗》刊發(fā)新研究稱,上述指南均受到此前一項“ASPREE研究”的過度影響,該研究并未提供證據(jù)表明阿司匹林在老年人群中無益;有關阿司匹林的處方決策,應在衡量對個人的風險和收益后進行,年齡只是評估中的一項考量因素。
據(jù)了解,ASPREE研究是一項對照研究,在2010~2014年從澳大利亞和美國納入16703例70歲及以上、2411例65歲及以上的健康老年人,旨在確定每日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,在延長老年人無障礙生存方面的潛在獲益是否超過風險。該研究顯示,健康老年人口服阿司匹林,并未降低缺血性卒中發(fā)生率,且增加顱內出血風險;健康老年人的腦血管病一級預防不應常規(guī)使用阿司匹林,尤其有跌倒及外傷高風險的老年患者。
北京大學人民醫(yī)院心內科主任醫(yī)師劉健在接受“環(huán)球時報健康客戶端”記者采訪時說,阿司匹林可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,有效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腦血管事件。不過,服用阿司匹林也可能增加出血事件,如胃腸道出血和腦出血。只有當獲益大于風險時,才值得用藥。
臨床上,一般不推薦60歲以上、沒有心血管病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作為一級預防。這是因為老年人發(fā)生出血性并發(fā)癥的風險更高,在獲益不顯著的情況下不予推薦。
對于40~59歲人群,如果存在多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,未來發(fā)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明顯增高,應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有可能利大于弊,這時經審慎評估、排除高出血風險,并與患者充分溝通、闡明利弊、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,可考慮使用阿司匹林。但需注意,如果患者存在高出血風險、血壓控制不佳,或者心血管事件發(fā)生風險為中低風險,則不適合使用阿司匹林作為一級預防。
另外,已發(fā)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如心肌梗死、腦梗死,未來復發(fā)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很高,應用阿司匹林顯然利大于弊,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,只要沒有禁忌證都應該使用?!?/p>
責編:張宇
主編:李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