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面管教家長講師、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盧丹丹
開欄的話:一點就著、情緒反復無常、跟家長對著干……提到青春期,很多家長頭疼不已,如何跟這個時期的孩子相處?本版開設(shè)“遇上青春期”欄目,特別邀請專家為廣大家長支招。
當家長還在猶豫“孩子會不會太小”時,青春期的生理信號可能已悄然出現(xiàn)——女孩開始乳房發(fā)育,男孩出現(xiàn)睪丸增大,而情緒波動、對身體變化的好奇更會提前浮現(xiàn)。一般來說,女孩的青春期多開始于11~12歲,男孩稍晚,從13~14歲開始。
研究顯示,比起從同學朋友、社交媒體等其他渠道,青春期前從父母那里獲取相關(guān)知識的孩子,更能從容應(yīng)對身體和情緒變化,困惑和焦慮更少。因此,在進入青春期前,家長有必要提前和孩子聊聊這個話題。具體要聊哪些內(nèi)容呢?
首先,家長可以和孩子聊聊青春期的特點,讓他們提前知道,某些變化只是這個年齡段的自然特征,并非個人錯誤或刻意為之。早期溝通的重點是讓孩子意識到身體和情緒會經(jīng)歷的轉(zhuǎn)變,并讓他們放心這些變化完全正常。很多青春期孩子和家長都受情緒困擾:孩子喜怒無常、一點就爆,家長往往敢怒不敢言、小心翼翼。但其實,孩子內(nèi)心也會自責,甚至因此否定自己。如果讓孩子明白這是青春期的典型特征,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會松一口氣,壓力也會減輕。雙方還可以達成共識:當孩子情緒失控時,家長不將其視為針對自己,而是暫時離開冷靜片刻,再處理問題。
其次,家長需要密切關(guān)注孩子的情緒,及時回應(yīng)他們的困惑。青春期的孩子面臨諸多挑戰(zhàn):學業(yè)壓力、同伴關(guān)系、家長老師的不認可、對異性關(guān)注的渴望、身材容貌焦慮,以及睡眠和情緒問題等,這些都可以成為談話的主題。家長如何察覺孩子需要幫助呢?孩子會通過各種信號傳遞需求,比如常說“我有個朋友最近……”這個朋友很可能就是他們自己。此外,原本話多的孩子突然沉默、吃飯沒胃口、睡眠質(zhì)量下降、成績下滑,或是欲言又止,這些也都是需要溝通的信號。
關(guān)于性的話題,部分家長覺得難以啟齒,另一些則急于灌輸,反而讓孩子抗拒。家長應(yīng)根據(jù)孩子的年齡,先通過提問了解他們已有的認知和具體想知道的內(nèi)容,再針對性溝通。很多家長自顧自說一堆,結(jié)果并非孩子所需。若自己也不了解,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資料,或坦誠表示自己先弄清楚再回復,切不可敷衍。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,父母回答時的態(tài)度比內(nèi)容更重要。
很多家長想跟孩子多聊一點,但是多說幾句,就發(fā)現(xiàn)把天聊死了,前一秒還感覺其樂融融,后一秒孩子生氣走了,還丟下一句話:“早知道,還不如不跟你說!”為什么會這樣?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,家長喜歡站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,想要通過聊天教會孩子一點什么,評價、說教、講道理、給解決辦法、希望孩子聽從。殊不知,孩子對此非常反感,因為青春期孩子有一個顯著的特征是:相信自己無所不能,且我要自己做主。他們更希望的是,得到家長的傾聽、引導,而不是控制、替他們做決定。
跟孩子談話時,家長要多傾聽少說教、多接納少評判、多提問少給答案。當孩子談?wù)撌虑闀r,先全神貫注傾聽,帶著好奇去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,通過提問進一步了解細節(jié),等孩子說完后再詢問:“我可以表達一下觀點嗎?”雙方充分表達后,再共同探討解決方法。這樣的溝通才能深入有效,既幫助孩子認識自己,也讓他們感受到被傾聽和支持?!?/p>